爱游戏平台app下载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英文版
看望四川德昌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
来源:爱游戏平台app下载    发布时间:2024-03-03 18:57:14

  正午时分,清风徐来,山沟里的树叶沙沙作响。在四川德昌县南山乡杉木沟村的空草地上,身着美丽民族服饰的傈僳族员,踩着由葫芦笙吹出的愉快乐调,跳起了“嘎且且撒勒舞”(意为来跳夸姣的舞蹈)。德昌傈僳族因受外来文明影响较小,至今保留着传统的“火草织布”技艺。

  “曾经条件欠好,傈僳族员没有衣服穿,就用从山坡采来的火草叶撕下背部的膜,把火麻杆剥下皮后,别离捻成线,再用织布架织成布。”63岁的熊国秀是村里的退休教师,也是《傈僳族民间传说》的传承人,她和记者说,火草织布技艺十分共同,织造时有两梭,一梭为火草线,一梭为麻线,然后交错而成。

  整个制造过要经过采、撕、割、晒、淋、泡、理、漂、绕、纺织等20多道加工环节,每一道工序都是靠妇女的双手来完结。织一件衣服,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制成的火草麻布绵软皎白,健壮耐磨,冬暖夏凉。熊国秀牵起自己的白褶裙跟记者玩笑道:“这条裙子是(上世纪)70年代我自己织的,现在比你年岁还大,照样穿不烂。”

  “曾经的傈僳族姑娘必需要会织火草麻布才干嫁人,因为不会织布就不能担负一家人的穿衣。”熊国秀说,不论是彩虹相同的腰带,像白云相同的白褶裙,仍是傈僳族员不离身的花挂包,都要由妇女亲手制造完结。因而,傈僳族有“傈僳女儿不勤快,傈僳男儿无衣穿”的说法。

  因为火草布制造流程与工艺纷繁杂乱,加上科技时代的冲击,火草织布技艺也面临着现代传承的问题。熊国秀说,火草织布曾呈现过二三十年的断代,呈现了许多傈僳族员不会织布的现象。这让白叟痛心不已。

  上世纪80年代起,熊国秀开端致力于傈僳族文明的维护和保藏,仅服装她就保藏了100多套。2015年,熊国秀参与第五届成都世界非遗节时遭到启示,回村后当即着手筹备组建了德昌县国绣傈僳火草麻布制造专业合作社,安排傈僳族妇女,运用山区丰厚的火草、火麻资源,运用传统纺织东西和技艺,批量出产火草麻布衣裙、头帕、挎包等物,并制造口弦、葫芦笙等民族乐器。

  现在,合作社出产的产品不只外销到成都、广州、台湾等地,为山区傈僳人脱贫致富拓荒一条路途,也让不少傈僳族妇女重新学习了火草织布技艺,让民族文明得到了传承和维护。

  35岁的贺才秀总算具有了第一件自己亲手制造的民族服装。她和记者说,从小就十分仰慕他人会织火草麻布,但因为是孤儿,无人教授织布技巧,参加合作社后才学会了火草织布。她说:“尽管制造工序很杂乱,但作为傈僳族员,能穿上自己做的衣服十分骄傲。”

  “火草织布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的是傈僳族员的才智。”熊国秀和记者说,自己的愿望是“期望可以经过维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纯天然的火草麻布。”

浙ICP备12024995号 | Copyright © 2012-2016, www.hongweimenye.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